昨日,乐视FF在北美CES展正式发布首款量产电动车,命名为“FF91”。
FF91确实噱头十足,超越D级车(豪华车)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是5250mm、2283mm、1598mm,轴距高达3200mm)、仅为0.25的风阻系数、目前电动车界最快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等都让FF91赚足了眼球。据介绍,FF91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超过700公里,最大马力1050马力,最大功率783千瓦,百公里加速时间为2.39秒。比较来看,特斯拉ModelS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2.6秒,具备760匹马力,最高续航里程为572公里。“FF91这一辆车就可以让你把车库里的其他汽车都扔掉,因为它完全颠覆了你的想象。”贾跃亭在现场显得十分兴奋。
而随着新车的闪亮登场,媒体的报道态度也出现微妙变化:有科技媒体一改之前看热闹的心态,兴奋地分析产品的性能,一些财经媒体对于乐视依旧持谨慎观望态度,还有不少行业观察作者认为,发布会刻意避开了许多关键的技术参数,电池续航性能可疑,能否量产还是问号。但不约而同,各家媒体都对乐视能够在这个节骨眼上交出一辆实打实的电动汽车感到或多或少的惊讶。
而从乐视的角度来猜测,或许整场发布会的使命完成了,有行业人士评论到:整场发布会,乐视或许只是为了取悦投资人和记者。
疑问并未消除
一位在硅谷工作的苹果公司工程师表示:“我觉得这次发布会就是为了圈钱。”事实上,除了展示FF91这辆“概念车”,贾跃亭并未在现场回答任何问题,包括最近一直困扰乐视的资金、工厂“停工”、法拉第未来与乐视汽车之间属何种关系等问题。去年11月,乐视公司在美国遭遇“信任危机”,引爆点是美国媒体披露,此前宣称和乐视汽车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册在洛杉矶的FF无法按期支付工程款,其电动汽车工厂项目基建工程停工。
按照进度,FF应在9、10月分别向工厂建设项目总承包商AECOM公司支付21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工程款,但这两笔款项一直没有到位,导致工程停工。乐视方面回应则是:“工厂确实停了,但不是停工,第一阶段,即土地平整等已结束,这不叫停工。”
电池技术也存在很多疑问。有业内人士表示,根据FF发布的数据,FF91最大的电池组达到了130千瓦时,从重量、造价上都难以想象可以量产。此外,这么大容量的电池技术将面临充电时间和充电桩个数的问题。
在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专家组专家林程看来,电池能量密度能够达到每公斤130千瓦时并非难事,三元锂电池材料最高可以做到140千瓦时;2.39秒的瞬间加速度也并非电机时代的绝对优势。有业内人士称,因为电动发动机已经可以做到很高动力,只要瞬间电流输出功率足够大,理论上加速度能够无线接近物理极限。
自动泊车令人尴尬
除此之外,华丽的参数数据并未使得FF91在性能展示上表现完美,现场的一则“意外事件”却点出了目前FF未来的尴尬之处。当贾跃亭亲自驾驶FF91入场并试图演示自动泊车时,这辆“未来之车”却停在原地、一动不动,为此主持人尴尬“救场”:看来我们的车偷懒了。
美国权威汽车媒体《驾驭》资深记者AaronBrown在现场表示,在最想展示的一项技术上面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失误,不管怎么说,“都是非常糟糕的”。而同在现场、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CEO则认为,对于一家技术公司来说,在量产模型展示阶段出现失误并不能表示其技术出了问题。“但这意味着,法拉第未来还没有机会能够在多种环境下对技术进行调试,这也反映出这辆车目前的版本距离量产还非常遥远。”
多位现场人士表示,在上述技术环节,不管是性能、连接性还是人工智能,FF91确实在尝试打破各项技术的边界,“但毫无疑问,这有些太着急了。”一位德国资深汽车评论人士表示,目前看到的技术优势有可能在2年的量产前消耗殆尽,最终逐步改进的传统汽车企业仍有可能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兴企业击败。
量产仍是最大问号
技术之外,FF似乎又一次重新定义了“量产”。FF91定于2018年交付,但首批名额仅有300辆。此外,例如激光雷达传感器等核心配置带来的成本高昂,这也成为短期内大量自动驾驶汽车难以量产和推广的原因,正如贾跃亭在此次发布会上所言“颠覆之路上必定荆棘重重”。
目前,至少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FF91将面临特斯拉巨大的市场优势。2017年末至2018年,特斯拉的Model3将进入大规模量产交付期(其订单已超过40万辆)。特斯拉董事长马斯科曾称,2018年的年产能将从10万辆提升到50万辆。一旦特斯拉大规模投产,留给后来者的市场机会将会大幅减少。
即使FF91如期量产并交付,贾跃亭颠覆汽车产业之路依然曲折。再以特斯拉为例,其实现初步量产后,直到去年第三季度才结束连续13个季度的亏损,首次实现盈利。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汽车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规模效应决定盈利与否。按惯例,新车企在量产初期销量较小,很难迅速盈利。对于乐视来说,这样一款“量产车”的推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乐视生态自身的资金紧缺问题?从特斯拉等其他电动汽车厂商发展路径来看,这一行业的投入回报周期极为漫长。
那对于乐视控股的影响呢?
事实上,尽管FF91发布会有不少吐槽点,但对乐视控股目前的境况或有一定提振作用,不过长远来看依然难以定论。先不谈市场对FF91的信心,其高昂的售价,以及短时间内难以交付使用等因素,都将成为FF未来走向的阻碍因素。
乐视网自12月7日起停牌至今
与此同时,FF公司与乐视控股之间的身份认定,还值得玩味。根据多位乐视控股人员透露的消息,外界此前一直都将FF称为“乐视超级汽车”的说法,如今已并不适用,“FF不是乐视控股的子公司,二者不存在股权关系,而只是战略合作伙伴,FF的资金都是贾跃亭自己的钱投的”。
既然FF与乐视控股并无股权关系,那是否无论前者最终发展如何,都很难影响后者?然而非也,资本市场除了讲究资金实力外,“信心”一词亦同样重要。此次FF91的成功发布,或许将使得投资者重新审视贾跃亭的“造车梦”,并短暂影响到对乐视控股和乐视网的信心。而如果未来FF91大卖,外界由此传递至乐视控股的情绪则必然是愈加积极的,乐视网股价的发酵则可预期。不过,反之亦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FF91的大卖还是遇冷,FF公司对资金的渴求仍然是强烈的,而且是长期的。贾跃亭此后还有多少钱能够投入,或者说是否有投资者愿意战略入股,不仅将影响FF的未来,也将影响贾跃亭自己以及乐视控股的未来。
实际上,贾跃亭自己也说过,对造车业务和乐视控股来说,“要么伟大,要么死亡”。
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